

也许君温柔敦厚,连说“战机”都忌讳;也许君不像我爱班门弄斧,说到“天机”更“免谈”;也许君对於什麽叫“机”都无暇理会,所以对什麽“契机”更不屑一顾。然而,我就不同了,虽非军人却要谈“战机”丶 不是“智囊团”之士却敢提“天机”丶并非“贤达人士”却爱谈“契机”!
“机”是什麽?机会丶机遇丶机缘?还是没能说清,笼统!那就具体试谈谈吧。
其实,不仅战场有“战机稍纵即逝”之说,商场丶情场丶人生场上何独不然?或正因如此,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之言,更有“获罪於天,无所祷之”之说。前者涉及“战机”,後者涉及“天机”,抓住“战机”,顺奉“天机”的言论和行动就是“契机”!
“诗向会人吟”丶“士为知己者死”多人知之!而所谓“知己”者,几人相信与“知机”有关?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好像大多是方士所言,到底是真如其言还是他们“故弄玄虚”,我是不懂得下结论的。但是,要实事求是道些人事以打打“擦边球”和“打酱油”,我还是愿意一试的!
“战机”往往就是如有人说的“人生中关键的重要的几步”一样,不可能是“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的。这也像创作者之电光石火般的灵感稍纵即逝一样。
没有长期秉正持之以恒的努力,就没有“灵感”爆发和“战机”的存在;不善於发现和捕捉利用“战机”和“灵感”,就只能“坐失良机”徒为浩叹。战场上如此,其他人生场上也如此!
当年的红军就是在经历种种失利之後,由毛主席审时度势而适时改弦易辙,一反机械盲目按照上级以卵击石强攻城市的指示,而秉自己认定的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後夺取城市”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之“正”,所以才能自然发现和从容把握住一个个宝贵的“战机”,让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燎原” 到祖国各地,以小博大丶以弱胜强地取得反围剿的辉煌胜利,并在後来日寇入侵後因势利导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又因此创造和利用种种新时期下的新的“战机”,妥当以山地游击战丶运动战丶麻雀战等战略战术,既有效地打击敌人,又在其中壮大了自己,以至於在抗战胜利後仍能“照此办理”打败国民党军建立新中国丶甚至於在建国之初取得抗美援朝丶建国之中又取得珍宝岛自卫还击战和大败印度军队的辉煌胜利!
这样一种发现和把握“战机”,遵奉保家卫国爱和平的“天机”而做出种种契合天机的“契机”行动的成功,就因为当时的毛主席和共产党所考虑和行动的一切,总是紧紧地与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最根本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丶後来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就是抓住“战机”丶顺应“天机” 的契机的得力行动,名标史册,功盖千秋!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事後诸葛亮”来说这些历史是较为“易如反掌”的,而毛主席处在当时上有领导丶下有千军万马而又见解纷纭的的时候,能够如“触天”的中流砥柱“立中流”,当机立断创造显赫文武之功,这如果是只习惯於“听令”而行,不敢或无能承担责任的人来说,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其实,这种超然世俗的自信,早在他年轻时的《咏蛙》诗中已经初步崭露头角——“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其卓异的胆识正是成功的关键!
事实证明,毛主席不是乱夸海口的人,而是善於抓住“战机”,契合“天机”而当机立断进行契机行动的大元帅,连朱德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不服不行”的!何况我们?!
话说远了,收回来。如今的我们,所处的形势不会比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甚至抗美援朝时期艰险吧,我们又该如何善於把握“战机”,契合“天机”而当机立断实施什麽“契机”行动呢?这是我们要重点研究和得力行动的大事!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老子这句话甚是契合“天机”,而国家许多乱象待除丶百业待兴,这潜藏着很多我们激浊扬清兴利除弊的“战机”,我们正可以把本来那些恶劣腐朽的一切,用挚爱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三昧真火”焚烧之,使之“化腐朽为神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猖獗一时的邪恶终将被毁灭,美好的一切终将重新占领生活的每一寸阵地。“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切想继续横行霸道危害国家和人民最根本的利益的人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和“龙的传人”将在世界的东方有新的崛起!
我们不仅要让九州“到处莺歌燕舞”,而且要与全世界人民一道,“让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关键的工作仍然是,我们要如何抓住“战机”丶契合“天机”丶善於当机立断做出“契机”的协力行动!
要当机立断做出“契机”的协力行动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也是各行各业都需要和可能做好的!
在最近教师节之中,一个几十年前的学生,满怀深情地引用我当时授课中夹杂的闽南话表达共勉之语的原话:“若想要好,就要不怕难;若怕难,就别想要好!”
话是简单的,做来得像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丶做事要一件一件地办一样。这样的学生真的是“身体力行”,不仅“自强不息,止於至善”地把事业搞得红红火火,独当一面地支撑起一方的企业的发展,而且把家庭建设得平平安安丶甜甜蜜蜜,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我以此想到,比我能干的人还多得很,也可能像他那样做得好甚至可能更好。我永远记得他曾经特地“拖家带口”专程来访问我的金不换的深情丶我更该学习他善於抓住“战机”丶契合“天机”丶当机立断做好应做的“契机”的事。我相信,福建人不都是“门内一条虫”,有道行丶有能力大有人在!
战机丶天机丶契机。随机一谈不禁也让我想到近日参议教师节的话:“没有绝对的老师,只有绝对的同学。因为,我们都是生活的学生”!我也情不自禁地赞叹:“眉先生,须後生,先生不及後生长”!让我们继续对抓住“战机”丶尊奉“天机”“好好学习”丶协力让及时得力的“契机”行动“天天向上”吧——“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写於2018年9月12日晨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