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华phhua.com讯:菲政府针对中国提南海仲裁,在海牙展开辩论程序,菲国外交部长提5大诉求,并强调这些诉求不触及主权议题。
南海仲裁口头辩论於7日至13日在海牙和平宫进行,外交部长黎罗沙溜前天在庭上发表演说,说明菲国提请仲裁的原因。
根据菲国外交部昨天公开的演讲稿,黎罗沙溜表示,菲国充份了解国际仲裁庭无权管辖主权争议,因此仅提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直接关联的5项诉求。
这些诉求包括:南海已远超过中国的海洋区域范围,北京无权行使“历史权利”;南海九段线在国际法之下全无根据;中国用以索讨南海权利的岛礁仅为礁石或低潮凸地;中国已因干预菲国行使主权及管辖权而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的造岛工事破坏区域海洋环境。
黎罗沙溜说明,南海礁石或低潮凸地的海洋权利不超过12浬,有的甚至没有海洋权利,北京在南海区域的造岛工事不能合法改变岛礁性。
他抨击,南海已不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棚范围之内,但北京先是蚕食南海,後又强行在外行使主权及管辖权,制止其他沿海国家运用转属经济区内的资源。
黎罗沙溜说,国际仲裁是弱国唯一能依国际法公平挑战强国的场域。
黎罗沙溜说,菲律宾在近20年里,尝试与中国进行双边对话,并且耗尽了一切努力和方法,以解决该海洋争端,但是一切徒劳无功。
黎罗沙溜甚至回顾了菲国与中国在90年代的一次双边谈判,北京当局同意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平解决争端。
该对话是在中国夺取了美济礁并且兴建了设的两年後。
中国副外长唐家璇在双边谈判期间表明,中国和菲律宾应该以国际法为基础的方法解决争端,其中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尤其是像专属经济区的海事制度。
他指出,该中方承诺反映时任菲国外长舍顺及时任中国副外长唐家璇在结束双边讨论後的1998年7月所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黎罗沙溜引述了该联合声明的摘录说:“双方交换了有关南中国海问题的意见,并且重申确认各方的承诺,相关争端应当按照既定的国际法原则,其中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平地解决。”
他补充,菲国也一直也一直执着於寻求东盟邻国支持外交解决方案。黎罗沙溜说,在南海问题上,岷里拉也无法得到东盟的全力支持。
他说,在东盟中实现得最多的是在2002年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该行为宣言旨在防止武装冲突。
他指出,中国在其後的13年多边谈判中的“不妥协”表现是该宣言无法变为具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的原因,也使目的近乎无法达到。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