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论坛好贴
华商郭从愿绑杀2亿赎金“蒸发”曝光 “玖鼎”被点名!悬赏翻倍!



如果不是因为这起轰动菲律宾社会的绑架案,你很难想象,加密货币竟能成为一起命案的“洗白工具”。

这起案件的受害者是菲律宾知名企业家郭从愿,在2024年3月被绑架后遇害。他的儿子郭荣贤曾两度支付高达2300万比索的赎金——而这笔巨款,正是警方追查的重点。

但令调查人员头疼的是,钱虽已转出,却像蒸发一样“消失在区块链”里。

【01】赎金变币,警方“束手无策”?

菲律宾国家警察局(PNP)最新通报披露:郭案并非单纯的“绑架撕票”。警方认定,该案的关键嫌疑人龚文丽(音译,Kelly Tan Lim)负责主导赎金的接收与转移,最后一次被人目击,是在长滩岛。

郭家为换取郭从愿与司机的安全,前后支付约2亿比索赎金,其中两笔金额——1000万和1300万比索——已明确转入电子钱包账户。但这只是“消失”过程的第一步。

赎金很快被分拆进至少10个不同的钱包,再通过虚拟交易平台兑换为加密货币。警方发言人直言,这些资金“就像从现实世界蒸发了”,而匿名币、去中心化交易机制、无实名绑定等特性,让资金追踪几近瘫痪。

问题来了:如此专业的洗钱链条,可能只是几名绑匪的临时想法吗?

【02】幕后“玖鼎集团”:赌场中介、USDT钱包、国籍申请三位一体

警方调查显示,部分赎金最终流入一个名为“玖鼎集团”的组织。该集团活跃于BC中介业务、地下USDT兑换与非法资金流转系统中,其背后实控人王立端(又名Mark Ong),来自福建,曾推动申请菲律宾国籍。

他的申请在众议院以200多票轻松通过,在参议院也仅有一票反对——那一票,来自洪智未洛斯议员。所幸,总统小马科斯在2024年4月11日否决法案,理由是“国家安全机构对其背景发出严重警告”。

这意味着,若非总统叫停,一位操控境外加密洗钱网络的幕后金主,几乎就要以“合法身份”深植菲律宾体系。

而郭从愿案,正是玖鼎集团第一次被警方公开点名为“命案资金通道”。

【03】绑匪为何总是“熟人”?菲律宾执法的黑幕不能再遮了

警方通报的五名主要嫌犯中,至少三人曾因绑架、电诈或非法拘禁被捕过:包括杨建民(David Tan Liao)、里卡多·奥地利亚、雷马特·卡特奎斯塔。可讽刺的是,他们不仅未被长期收押,反而迅速“重获自由”。



问题是,他们是怎么被放出来的?是谁签的文件?是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社交媒体上,有人愤怒地质问:

“绑匪被抓了又放,赎金进了洗钱账户,那菲律宾警察是不是在养绑匪发财?”

这听起来像阴谋论,但看看过往纪录,再想想移民局频频被爆出“配合黑帮开绿灯”,这样的质疑,恐怕没那么离谱。

在郭案之前,就有多起绑架案涉及曾被捕又释放的嫌疑人。放人者是否也参与了“利益分赃”?我们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一个上下游分明的“绑架生态链”?

【04】中国人 = 高净值目标:当身份变成风险诱因

郭从愿案还揭示了另一个冷峻事实:中国商人、中国家庭,正在菲律宾被精准“画像”为可勒索对象。

你不涉电诈、不进赌场、不碰菠菜?不代表你“安全”。

只要你被认为“有能力支付赎金”,你就是潜在目标。

只要你有点资产、留有家人联络方式、频繁出入高端场所,你就有“被绑价值”。

绑匪不是乱枪打鸟,他们拿着名单、认识渠道、有翻译、有人对接谈判。

郭从愿之子郭荣贤就被警方证实,是在父亲被扣押后,与绑匪进行过两次正式转账。

我们不是“误伤者”,而是系统中被估值、被锁定的“优质人质”。

【05】写在最后:我们要的,不只是抓人,而是系统清算

目前警方已将对龚文丽的悬赏翻倍至1,000万比索,但这远远不够。

郭案不是孤案,不是一个“变态绑匪”引发的悲剧,而是菲律宾地下秩序、黑钱通道、执法配合的冰山一角。

我们想知道的是:

•为何绑匪能被抓了又放?

•龚文丽、杨建民为何能在案件前后自由出入?

•“玖鼎集团”这样的资金枢纽,谁在纵容、谁在护航?

•警方、移民局、检察署之间,是不是已经形成了某种“默契生态”?



这不是对一场命案的追责,而是对一个国家法治信誉的控诉。

我们要的不只是“破案”,我们要的是制度清算。

我们要的不是一个绑匪的下场,而是让下一位“郭从愿”永远不再出现。
了解更多请搜索: 玖鼎集团 郭从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