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论坛好贴
现在菲律宾的骗子们的目标都在会英语缺钱人的身上了



目前有一款通讯软件这两年在菲律宾非常流行叫Viber 看这个软件的流行程度估计很快就要超越FB的那个Messenger了~ 这里在多说两句菲律宾都有哪些常用的沟通软件 Messenger Telegram WhatsApp Discord 还有台湾人常用的Line 如果不是微软宣布弃用Skype了 一个手机可能都装不下这些~

很显然现在菲律宾的骗子们已经盯上用Viber的用户了~ 因为最近半年通过这个软件来找我当临时工的信息特别多 删都删不过来~



这些信息的用户都是美女头像 然后过了一段时间 你会发现“她们”头像还会消失 不知道账号还在不~

总之老是给你一个错觉就是菲律宾所有的美女都去干HR了 没有点儿颜值连HR都做不了了 果然颜值即正义 颜值高更好骗人~ 对哦 我有时候会发点菲律宾美女的图和视频 结果就有很多人就要和我面基搞对象 你妈的 果然男的更好蒙~

当然这些HR招工一定用的是英文 所以说嘛 她们的目标都是会英文且需要钱的人 且给出的诱惑极大 估计都超出她们的头像水平了~ 一天兼职能高达3000比索到8700比索 还不需要能力和经验 比菲律宾人日常工资都高数倍 从常识上看不就是骗大傻子吗~



那么她们这样利诱下 你搭上线了 后续是如何操作的呢?

操作方式一:

初期安排试用任务 真的给你一点佣金用以建立信任~

然后引导你做更高金额任务 但需你先“垫付”或者“充值”~

一旦你投入大笔钱 立刻拉黑你 钱也拿不回来~

这个骗一些贪小便宜的菲律宾人足够了~

操作方式二:

引导你离开 Viber 转移到他们控制更强的平台(如 WhatsApp 群)~

这类群常常是精心包装 多人扮演“员工”“主管” 营造正规氛围~

最终仍导向让你垫资 购买课程或被骗取资料~

记得有个卖玉石的朋友讲他们在群里卖玉石就是这样搞的 群里除了一个真实目标客户外 其余都是卖家的号 就是撺掇目标客户买~

看过这个操作方式二以后觉得和卖玉石的朋友说的很像 属于一个路数~

操作方式三:

声称“帮平台做数据 提高商品销量 返利高达30%”~

初期安排几单小额任务 支付返利及时 建立信任~

然后派发高额“连单任务” 要求你一次下单几百上千元~

等你支付完几轮后 说系统卡单 需继续付款才能解冻之前资金~

实际上你的钱早已被卷走 所谓“平台客服”只是托儿~

这就是我们以前在国内也非常常见的刷单返利型骗局~

现在过来套菲律宾人了 果然全球都能骗一遍 每人平均骗一块钱 就够骗子几十代人没屁眼儿的了~

操作方式四:

冒用真实公司名或编造“XX人力外包公司” 附带LOGO和官网截图~

声称是“临时外包招聘” 提供客服 录入 审核等虚假岗位~

会发伪造的工作合同和“工牌” 要求缴纳押金 培训费或服装费~

钱一转账就失联 或者继续榨取更多“手续费用”~

以前在国内见过线下这么搞的 主要是骗工牌 工装费用~ 没想到这套路也与时俱进玩儿到线上还出口菲律宾了~

操作方式五:

借“临时工报名”名义 让你填写完整简历~

表格中包含ID号(照片) 银行卡 自拍照等~

资料可能被用于开设网络贷款账号 电信诈骗账户或用于“卖号”牟利~

也可能被打包转售给其他诈骗团伙~

看来这个属于盗窃个人信息 这个狠 可能自己的身份被利用贷款了 自己都不知道 直到自己上了法庭才能明白发生什么了~

说到这里这些骗局都不是什么新鲜手段 估计是国内已经没啥人上当了 所以现在开始在海外流行了 估计菲律宾人也好骗 毕竟缺钱也缺脑子~ 现在想一下就知道为啥现在缅北有不少菲律宾人在做事儿了 估计你现在Viber上收到的信息都是他们发给你的~ 你一定不要上当 他们骗不了你 就会挨一电棍子 下次他们就会长点儿脑子不去缅北了~

也不知道为啥 每次收到这样的信息总觉得在侮辱自己的智商~



了解更多请搜索: 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