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迪奥拉,菲律宾几代人愤怒与反抗的见证者!
2025年9月 21 日,在马尼拉门迪奥拉(Mendiola)举行的反腐败示威活动中,抗议者和政府军警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引发了暴力事件。
当局称,一些人向警察投掷石块和燃烧瓶,当时警察正在人群与菲律宾政府权力中心马拉卡南宫之间设置路障。冲突最终在夜间蔓延至附近的雷克托大道(Recto Ave.),最终导致至少216人被捕。
此次冲突是由公众对防洪工程涉嫌大规模腐败的愤怒所引发的,也是门迪奥拉周边长期抗议活动中的最新一起。几十年来,这段通往马拉卡南宫不到600米长的街道及其周边的这片区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菲律宾不屈不挠的愤怒与反抗。其中一次,腐败前总统的支持者试图挑战新政府。
为了保护马拉卡南宫,门迪奥拉街前的哨兵门(sentinel gate)开始的部分禁止车辆通行。车辆改道至康塞普西翁·阿吉拉街(Concepcion Aguila Street),这是一条穿过住宅区的狭窄小街。
让我们回顾了多年来震撼门迪奥拉的重大抗议活动。
反对马科斯独裁统治的“门迪奥拉之役”
在现任菲律宾总统费小马科斯同名父亲时代,门迪奥拉成为距离马拉卡南宫仅几步之遥的异议前线。
也许最令人痛心的早期事件是1970年1月30日发生的门迪奥拉之役,当时在马科斯发表国情咨文后,数千名学生在第一季度风暴第一季度风暴(First Quarter Storm)期间冲向总统府。
1970年“门迪奥拉之役”期间,政府均封锁了马拉卡南宫大门,阻止抗议者进入。
诗人兼记者何塞·拉卡巴(Jose Lacaba)在其著作《不安的日子,愤怒的夜晚》(Days of Disquiet, Nights of Rage)中写道,抗议者“驾驶着(一辆消防车)冲向门迪奥拉门,并将其用作攻城槌,直到门锁松动,铁链断裂,大门砰地一声打开。” 这使得学生们涌向马拉卡南宫附近,“他们向总统府庭院投掷燃烧弹和石头。”
“雷克托、门迪奥拉和莱加达(Legarda)组成的交叉路口中央,有一辆燃烧的吉普车,火焰像一道亮黄色的幕布,将战斗人员隔开。莱加达左侧传来更多喊叫声;那里还有其他示威者,士兵们不得不守卫桥梁,抵御两支学生大军的进攻,一支从正面进攻,另一支从侧面进攻,”拉卡巴在书中回忆道。
然而,菲律宾警察全力出动,向抗议者开火。至少六人死亡,近百人受伤。由时任参议员洛伦佐·塔纳达(Lorenzo Tañada)主持的参议院特别委员会得出结论,示威者没有携带武器,“只有当警察与示威者对峙时,暴力事件才容易爆发”。
“那么,军方诉诸火力,先是瞄准人群上方,后来又直接瞄准人群前方几英尺的地面,这有何合理性?”委员会报告称。“军方的这种行为不可原谅,应该彻底调查并予以惩处。”
马科斯独裁统治下,门迪奥拉多次引发了暴力事件。据菲律宾大学第三世界研究中心(UP Third World Studies Center)的报告,1983年9月的一次示威活动中,有10人死亡,其中包括7名抗议者、2名消防员和1名士兵。
门迪奥拉持续的冲突还是削弱了独裁政权的控制,并积聚了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的势头。
一张烧毁的车辆
“门迪奥拉大屠杀”:科拉松·阿基诺政府时期农民的暴力驱散
然而,马科斯独裁政权的垮台并没有阻止暴力事件的发生。戒严令颁布后,最血腥的事件之一就发生在门迪奥拉。
1987年1月22日,数千名菲律宾农民在奎松市土地改革部门前抗议数日后,游行至马拉卡南宫。他们希望与时任总统科拉松·阿基诺(Corazon Aquino)就承诺的真正土地改革进行对话。
门迪奥拉大屠杀 1987年1月22日
然而,这场集会最终以流血冲突告终。政府军向农民开火,农民们迅速四处躲避。至少12名农民被杀,80多人受伤,这场惨剧后来被称为“门迪奥拉大屠杀”(Mendiola Massacre)。
由阿基诺夫人设立的调查该事件的公民门迪奥拉委员会在报告中写道,示威者在政府军突然开枪后脱离了武装分子并撤退,“但政府军仍继续零星射击”。 该委员会建议对某些政府人员提出指控,但没有人为这些死亡事件负责。
一些团体呼吁为门迪奥拉屠杀的受害者伸张正义。
EDSAIIVS埃斯特拉达,EDSAIIIVS埃斯特拉达
在约瑟夫·“埃拉普”·埃斯特拉达短暂的总统任期内,门迪奥拉再次成为焦点,菲律宾人民因腐败和与非法赌博的联系要求他辞职。
2001年1月,紧张局势达到顶峰。当时,参议院弹劾法庭投票否决打开一份据称包含埃斯特拉达证据的信封,大批民众聚集在乙沙大道,要求将埃斯特拉达赶下台。许多团体也向门迪奥拉方向推进,加大对总统府的压力。尽管政府军设置了严密的路障,阻止有人试图攻破马拉卡南宫,但埃斯特拉达最终还是被迫下台。
埃斯特拉达支持者在门迪奥拉领导的冲突
然而,门迪奥拉并没有沉默太久。2001年5月1日,数千名埃斯特拉达的支持者游行到该地区,据说是为了帮助这位前总统重新掌权。
时任《惊爆新闻》(Newsbreak)杂志副主编格伦达·格洛丽亚 (Glenda Gloria) 在2001 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租了六辆自卸卡车,将愤怒的埃斯特拉达支持者从奥提加斯(Ortigas)运送到马尼拉的圣梅萨(Sta Mesa),旁边还有数万名经过多年与拆迁队艰苦斗争而变得坚强的城市贫民。”
抗议者由时任菲律宾反贫困运动主席的罗纳德·伦巴奥 (Ronald Lumbao) 领导,他告诉媒体,他与埃斯特拉达政府的关系是通过前总统儿子、现任参议员JV·埃赫西托(JV Ejercito)建立的。
在另一篇文章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催泪瓦斯和鸣枪警告响起后,暴徒们四处逃窜,四处寻找避难所。人群中意志更坚定的人劝说他们重新集结,他们像忠诚的士兵一样,缓慢地再次向7号门前进。到了早上7点,更多的人群留在了门迪奥拉桥下,他们的战友(大多是男性)在7号门与防暴警察展开了拉锯战。”甚至连新闻机构的车辆也被摧毁了。
时任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宣布大马尼拉进入叛乱状态,以回应门迪奥拉的起义。她在政府公告中指出:“由已知和未知的领导人、阴谋家和策划者招募的武装团体已经并将继续公开叛乱,并使用武器推翻合法组建的政府,并强行夺取政权。”
在第1号总命令中,阿罗约指示菲律宾武装部队和菲律宾国家警察“镇压并平息叛乱”。
尽管该声明在一周后的5月7日被撤销,但它还是展现了阿罗约执政期间处理事件的方式。
埃斯特拉达的支持者与政府军对峙
抗议阿罗约、阿基诺和杜特尔特
阿罗约总统任期长达九年,腐败、侵犯人权和政治谋杀等问题屡见不鲜。2006年,当局动用高压水枪驱散抗议阿罗约政策(包括据称计划宣布戒严)的祈祷集会人群。2009年,米沙鄢群岛的农民呼吁真正实施《全面土地改革方案》(Comprehensive Agrarian Reform Program),却遭到防暴警察的暴力驱散。
2011年,在阿基诺三世总统执政期间,抗议者发起了“占领门迪奥拉”运动,以表达他们对政府未能提供基本社会服务的不满。约500名参与者试图游行至马拉卡南宫,但遭到安全部队阻拦。这场抗议活动受到了全球“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启发,尤其是其占领公共空间要求问责的策略。
2023年12月29日,即将被淘汰的吉普尼司机在门迪奥拉举行罢工阻塞道路。
菲律宾大学迪利曼校区和乙沙大道旁的人民力量纪念碑在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执政期间成为马尼拉大都会示威活动的聚集地。然而,抗议者仍在门迪奥拉继续动员,要求对其政府施行的法外处决、侵犯公民自由以及其他镇压行为追究责任。
2017年,当局阻止了至少2500名抗议杜特尔特宣布成立革命政府以及与菲共和平谈判破裂的示威者。
--- END ---
了解更多请搜索: 门迪奥拉 反腐 游行
进入原帖,回复讨论
热点关键字
菲律宾美食, 菲律宾话费充值, 杜马盖地旅游攻略, 宿务旅游达人攻略, 阿普莉, 爱妮岛旅游攻略, 菲律宾求职, 菲律宾旅游, 菲律宾公共假期, 菲律宾中文交友, 菲律宾承认双重国籍吗?, 海豚湾旅游攻略, 百胜滩旅游攻略, 达卡, 伊洛伊洛怎么样?, 菲律宾航空怎么样?, 菲律宾亚航怎么样?, 菲律宾招聘, 菲律宾有哪些大学?, 公主港旅游攻略, 克拉克旅游攻略, 菲律宾工作签证办理, 锡基霍尔旅游攻略, 菲律宾旅游签证, 菲华吧, 菲律宾中文网, 民多洛旅游攻略, 甲米地菠菜岛, 菲律宾留学怎么样?, 苏比克旅游攻略, 八打雁旅游攻略, 黎牙实比旅游攻略, 菲律宾虎航怎么样?, 碧瑶旅游攻略, 巴拉望旅游攻略, 大雅台旅游攻略, 长滩岛怎么样?, 圣奥古斯丁教堂, 西班牙王城, 菲律宾结婚, 加比地, 圣地亚哥城堡, 佬沃旅游攻略, 菲律宾签证申请, 马尼拉唐人街, 菲律宾网址导航, 椰子宫, 菲律宾交友网站, 薄荷岛旅游攻略, 巴科洛德旅游攻略, 达沃旅游攻略, 菲律宾话费充值, 美军纪念墓园, 菲律宾马尼拉赌场有那些?, 天使城AngelsCity, 菲律宾宿务航空怎么样?, 黎刹公园, 菲华吧论坛, 马尼拉教你怎么玩?, 菲律宾找工作, 马尼拉大教堂, 科隆旅游攻略, 海洋公园, 菲律宾签证, 棉兰老旅游攻略